论坛风格切换
您好,欢迎光临本站!   登录 注册新用户
  • 2240阅读
  • 0回复

[原创文章]为什么说高校网站不能只做“花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7
黑豆
211
威望
211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红豆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9-29

高校网站因为其特殊的属性,一般不担心网站流量的问题,但网站的性能表现和整体设计还是影响访问者对学校的印象。作为高校形象宣传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网站也应重视用户体验优化,从多方面考虑加强网站建设。要知道,优秀的网站总会让用户在感受舒适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一些小惊喜,比如一些完全超乎用户认知和期望的功能细节。

搜索一下各个学校,点击进入网站,映入眼帘的都是学校发展历史、取得的荣誉,以及各级主管领导莅临检查的剪影,等等。这些东西的确应该有,是一部浓缩的学校发展简史,是一张学校精美的名片,但仅有静态的资料不行,还需有动态的更新,这种更新也是网站的“生命”,否则,天天老面孔,久而久之这样的网站就会成为一块“死地”而无人问津了,从而,也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目前学校的网站大部分属于社会商业机构帮助学校开办的,以盈利为目的,不具备鲜明的特色,几乎千篇一律。这些网站一旦建好,开发商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运营过程中,维护不当,进程缓慢。

对网站的重要性缺乏深层次的认知。网站作为一种新媒体宣传平台,早已不是“小荷才楼尖尖角”的发展初期,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不少学校在生源日益萎缩,学校形象不高,苦于“好酒不得世人知”的情况下,对身边的“宝贝”——网站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缺乏战略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学校网站再小,也是信息高速公路上重要的一个链条,只要“酒好”,还真不怕巷子深。当然,要想让自己的声音更响亮,更易产生轰动效应,还得注意以下方式和方法。

要善于与社会各媒体进行融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单靠学校一个网站的发声往往是微弱的,学校还必须与社会上其它一些大型网站携起手来,共谋发展。一些典型的事迹和材料,可以往更大的网站推送。日常的教育教学间隙也可以邀请一下各大报纸的主编或记者来学校指导工作,培训师生如何写稿、投稿。

要善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创新,师生中闪光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教师发展中的困惑,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期盼等,都可以通过网站表达出来。

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激励师生参与的热情。如,定期开展一些优秀文章的评选活动,好的文章及时地在学校网站发表,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学校网站是学校一块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是学校的“发声器”,必须要经营好、规划好、发展好。为此,必须由责任心强娴熟电脑操作、理论视野好、业务水平高的人来管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