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微信集赞、送礼”有时是一场骗局

16-03-31        来源:[db:作者]  
收藏   我要投稿
时下,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些商家营销的工具。集赞送礼作为商家在微信朋友圈中使用的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引得许多人纷纷吐糟。在诸如商家发布“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并集满16个赞可以免费领取水壶一个”“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并集满24个赞可以免费领取200元代金券一张”这样的微信营销广告后,一些微信用户半信半疑地转发并集齐赞数后,发现商家承诺兑现的礼品并不存在。

那么,商家这种“微信求转发、集赞,事后承诺不兑现”的行为在法律上应该如何定性?商家这种行为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是否涉嫌欺诈?我国在整治微信虚假营销行为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微信用户应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以及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商家“微信求转发、集赞,免费送礼”的营销方式,应受我国《合同法》的规制。

我国《合同法》对民事合同的订立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微信求转发、集赞,免费送礼”,作为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本质上相当于商业广告,商家希望通过微信用户转发、集赞的行为,达到宣传、推广、扩大自身影响的目的,并愿意为此给予微信用户一定的礼品作为对价,应视为“要约”。在商家发布“微信求转发、集赞,免费送礼”的“要约”后,微信用户按照商家的要求,转发并集齐赞数,通知商家后,表明接受商家的“要约”,并通过转发、集赞,通知商家的行为构成“承诺”。至此,商家与微信用户之间形成合同关系。事后,商家如果不履行承诺兑现的礼品时,构成民法意义上的违约,微信用户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

商家“微信求转发、集赞,事后承诺不兑现”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涉嫌虚假宣传与欺诈。

商家作为经营主体,应对自己发布的商业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我国《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一些商家发布“微信求转发、集赞,免费领取礼品”的虚假信息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那么,商家“微信求转发、集赞,事后承诺不兑现”的行为,是否构成我国民法意义上的欺诈行为呢?我国《民法通则》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一些商家故意隐瞒商品并不存在的事实,诱使微信用户作出转发、集赞的承诺,应将商家的此行为认定为我国民法意义上的欺诈行为。

此外,商家“微信求转发、集赞,事后承诺不兑现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呢?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微信集赞,免费领取礼品,很难说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消费行为。微信用户想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身权益,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当前我国在整治微信虚假营销方面存在诸多难题。

我国《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但是基于微信账号的虚拟性、临时性特点,一些商家并未也不可能办理相应的工商注册手续,可以随时、任意删除其发布的信息,并且很难找到商家的真实信息,因此造成了监管难的问题。

一些微信用户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往往并没有保留相关证据的意识与能力,微信运用平台背后的商家也很难找到,因此也造成了微信用户在发现上当受骗后,投诉、举报、举证难的一系列问题。

2013年12月31日,微信平台的开发者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关于诱导分享行为的公告》,指出反对不正当利用公众号群发信息的功能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特别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其后并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鼓励微信用户进行相关举报,举报被核实后将对一些公众号采取永久封号的处罚措施。但是,从微信虚假行销日益泛滥的现实来看,其规范微信营销行为的举措并不乐观。

微信用户应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以及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既然商家“微信转发、集赞,免费送礼”的行为并不像微信用户想象的“天上掉馅饼”般那么美好。因此微信用户在碰见商家“微信转发、集赞,免费送礼”的营销推广广告时,应避免盲目跟风,本着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严格进行区分,比如看微信公众平台的性质是个人的还是企业的等等。在遇见商家要求留下姓名、身份证号等私人信息、到付邮寄礼品时,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同时,微信用户在参加“微信转发、集赞,免费送礼”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保留截图等相关证据,一旦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甚至是财产损失的,要及时在微信上进行发声,向消协或工商部门进行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TAG标签
上一篇:假装被“洗脑” 向公安微信求救
下一篇:微信“文玩店”一年骗了30万元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 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实用的IT技术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