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首页 > 资讯 > IT资讯 > 正文

病态的杀毒产业

10-06-03        来源:[db:作者]  
收藏   我要投稿

如果电脑“病了”,该找杀毒厂商;如果杀毒行业也“病了”,那该找谁?

近日,奇虎360和金山安全在新浪微博上口诛笔伐,遨游、可牛被牵连入内,卡巴斯基挺身而出,风险投资商也未能幸免。

6月2日,金山安全对外宣布,已经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并且正式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这是继三天前金山软件[4.34 -3.13%]起诉奇虎360CEO周鸿祎个人诽谤三天后的第二起相关诉讼。

谩骂、攻击……像一股毒气笼罩在杀毒行业的上空。这让人不禁唏嘘,中国的杀毒产业到底怎么了?

众所周知,杀毒厂商天敌是木马、黑客,天职应是保护网民的信息和财产安全。中国有4亿网民,随着电子商务、游戏等应用发展,其网上购物和消费行为日益频繁。杀毒厂商的社会责任重大,需要不断研发和更新杀毒产品,对抗不安全的网络隐患。但如今,中国的杀毒厂商发动的却是“内战”,杀毒厂商和杀毒厂商之间互相谩骂、攻击诋毁。

悲其不可为而为之。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窘境?

回顾中国杀毒产业发展史,可以看到杀毒产业的商业模式正发生巨大变化,从原先收费全面转向免费。杀毒软件也不再单纯扮演杀毒角色,与浏览器捆绑后,作为网民上网的入口,有望挖掘出多种商业模式,想象空间巨大。此时,杀毒厂商开始绞尽脑汁独霸市场,不愿再与竞争对手“和平共处”。

警察打仗,小偷就有更多的可趁之机。杀毒厂商之间的恶战,不仅损害了他们自身的品牌和信誉,也将伤害中国4亿网民的情感和利益。

那么,“治病良方”何在,这是喧嚣过后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悲观者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杀毒厂商的斗争难以消停。乐观者认为,或许可以通过行业机构、监管机构,帮助净化和规范市场。

事实上,杀毒厂商近期争斗并抓着对手 “漏洞”不放,本不是新鲜的事。技术在更新,软件也在不断升级,关键是如何尽早发现漏洞,并及时打上补丁。但由于这项检测工作是一个庞大系统,无法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在欧美国家,软件厂商之间是通过自检和互相检测,共同发现漏洞。如果发现竞争对手产品存在漏洞,会向对方悄然通报,是否公布由该软件厂商决定,这是软件行业一项民间不成文的共处原则。

在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简称为“CNVD”)主要承担着病毒监控的重大职责。但同样的道理,仅此一家机构难以完成巨大的病毒检测工作,需要各大杀毒厂商与其密切配合。但是,中国缺失裁定漏洞的统一标准,也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在商业混战期,这项“监管漏洞”容易被厂商利用,作为商业用途。

中国的杀毒产业,从来不缺乏聪明才智,缺乏的是一种商业责任和担当魄力。乐观者的解决之道,或许不是最有效的,但未尝不是“病急”时的一剂良方。

 

相关TAG标签
上一篇:色播捆绑播放器传播病毒 日感染量超10万
下一篇:系统恢复不是消除木马病毒的“必杀器”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 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实用的IT技术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