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首页 > 资讯 > IT资讯 > 正文

支付宝花15年解决的这个问题,顶得上做出十个支付宝_IT新闻_博客园

19-03-29        来源:[db:作者]  
收藏   我要投稿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支付宝的专利申请量就已经超过亚马逊和脸书,在其申请的专利中,1/3 都与信任相关,主要集中在支付、区块链、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领域。其中担保交易、快捷支付、条码支付、先享后付等创新,为中国商业社会重塑了信任基石。

  想起几年前,我曾采访过现任支付宝事业群总裁倪行军,这位码农出身的阿里合伙人当时还是支付宝的技术负责人。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支付宝 2004 年刚成立时,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产品问题,而是怎么解决信任的问题”。

  现在看来,支付宝花了 15 年解决的这个问题,社会价值比支付宝本身要大得多。

  “下水道系统”

  2004 年的淘宝网,确切的说是个同城交易平台。买家只会找同城卖家线上下单,然后和卖家约好时间地点,当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时的中国,距离人与人之间信任被毁灭式摧毁的特殊年代才过了 25 年,距离超市首次进驻中国初期,商品频频被各种盗窃和破坏的状况不到 10 年。

  当面现金交易是最主流的方式。即便如此,所有医院收费处、银行柜台上还都贴着,“现金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

  在信任如此脆弱的现实面前,谁敢相信两个陌生人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也能进行交易呢?

  可以说,同是电子商务的拓荒者,eBay 相当于在现成的下水道系统上直接安装台盆就好,而马云在安装淘宝这个“台盆”前,还要先把下水道系统给挖了。

  “下水道系统”的本质,正是建立一套信任机制。

  从技术角度而言,支付宝首创的“担保交易”并没多少技术含量,但它通过对交易流程的改变,举重若轻地解决了信任问题:由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担保人,买家付的钱先在支付宝停留,收到货确认满意后,钱才会到卖家账上。

  理论上的机制问题解决了,但现实中的信任问题还有重重山丘在面前等着: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线城市的民营企业,凭什么相信你能做好第三方担保人?

  据支付宝公开史料显示,第一笔交易来得一波三折。2004 年 10 月,一个西安的买家想从一个东京的卖家那里买一部二手数码相机,钱已经打到支付宝上了,很快又反悔,客服小二打了好几通电话,表示“如果有问题,我用工资赔你”,终于死磕下这第一单交易。

  支付宝的第一笔交易单号,一直被挂在支付宝总部杭州黄龙时代广场一楼大厅

  这笔中国电子商务里程碑式拐点的订单,花了整整一天时间。15 年后,仅双 11 这一天产生的包裹,就超过了 10 亿件。

  不得不说,中国电子商务持续了十多年的繁荣发展,一个又一个电商平台短短几年就成为独角兽或上市敲钟,还有那些在微信上卖面膜和化妆品的微商们,都要感谢马云。

  超级齿轮

  近日,一个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在杭州举办,嘉宾中不乏诺奖得主,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教授方汉明在做主题演讲时表示,支付宝最大的社会贡献,是帮助中国商业社会重建了信任机制。

  如果支付宝从 0 到 1 的创新仅止步于担保支付,那还远说不上“帮助中国商业社会重建信任机制”,因为即便是当下,电子商务在消费领域的占比也还不到一半。

  支付宝早期员工在杭州湖畔花园庆祝第一笔交易诞生

  过去 15 年,支付宝持续推出的创新,开始像咬合的齿轮一样互相带动,越转越快,其逐一突破解决的信任问题,所涉商业场景、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系统化。

  比如支付宝另一个里程碑式创新“快捷支付”,这个诞生于 2010 年的创新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支付成功率太低。当时,用支付宝支付远没现在方便,验明身份后,要跳转好几个页面才能完成,支付成功率仅 70%。相比“担保交易”的轻巧,“快捷支付”靠的是当年中供铁军般的重模式。所谓“快捷”,就是将支付宝账户和银行账户实现直连,突破的关键点,是要说服银行同意。

  为了实现目标,支付宝上的手段完全不计成本。据公开史料,当年为了取得银行的支持,支付宝许诺,银行只要给支付宝开接口,支付宝就向银行提供存款或预付手续费。这相当于让银行提前锁定收益,如果出现风险,支付宝扛。

  打通银行接口后,支付宝的支付成功率迅速提升至 95%,从而大大刺激了移动支付的普及,拓宽了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微信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井喷式发展,也直接受益于此。

  紧接其后的齿轮还有条码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关于扫码付的价值,也许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它带动移动支付从线上快速走到线下,但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将线下经营行为数字化,为线下商家,尤其是小店店主这个“中国商业社会毛细血管”群体建立了信用画像,从而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

  拉萨街头纪念品摊

  举一个沙县小吃店店主的例子。这位叫陈让的 90 后发现自己用收钱码越多,信用分就越高,能获得的好处越多,比如可以贷到更多的款,还能随时还;可以赊更多的账,在南京开到第三家沙县小吃时,陈让的赊账额度达到了 12 万;还有免费门诊保险,他一次上医院看急性咽喉炎,用手机上传了医院发票,当天就收到了 111.7 块报销金。

  受益的不仅仅是“毛细血管”。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在 2018 年跨年演讲中提到一个现象,这两年餐饮业冒出很多明星公司,纷纷上市。背后原因正是线下电子支付让餐饮业每一笔收入都可追溯、可核查、有信用,这个信用可以扩张到整个资本市场,从而成为多个行业信用的数据化基石。

  这两年支付宝重兵布局的区块链技术,则是核武器级别的信任解决方案。其迄今落地应用的近 40 个场景,全是为了解决信任机制,比如全程溯源公益善款的来源及用途;溯源奶粉、大米等商品的来源及流通;将电子发票上链,将票据造假成本提高到“造不起假”的程度等。

  这里说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最近几天,一个做数码产品租赁的创业者在杭州一个创业沙龙上做分享,他们对用户最大的吸引力是免押金,免掉押金后,平台违约率反而从过去的 0.5% 降到了 0.15%,原因是他们接入了支付宝的区块链技术,给每个数码产品上一张可全程溯源的身份证,如果发生交易纠纷,互联网法院可以在链上取证,在线审判。

  在现场的一位支付宝工程师回应说,他们其实一直在等第一例租赁违约审判的诞生,迟迟等不来,曾经有几例违约用户在收到法院通知后,很快就把租的东西还了回去。“我们不能让失信消失,但能让失信成本提高到违不起约的地步。”

  以下这组数据值得关注:迄今为止,支付宝已为 38 个行业免掉了 1000 亿元押金,新租赁经济市场规模突破 10 万亿。

  芝麻分与荷兰船员

  芝麻信用的意义自不必多说。这里想说的,是前段时间采访过支付宝客户服务的一位小二主管,她说到一个有意思的新现象,打客服电话的用户,以前主要是支付上遇到了问题,这一两年,越来越多人来咨询的是诸如“我把租的充电宝弄丢了,会不会影响我的信用分?”“我家的东西都是我在淘宝,为什么我妈的信用分比我高?”之类的问题。

  这个现象让我想到几百年前,荷兰一艘商船受用户委托,载满货物到中国交换瓷器,在穿越北冰洋途中被冰层封住,穿上货物中就有冬衣和药品,但船员直到临死前也没去碰过。

  这种视信用高于生命的行为和口碑,帮助荷兰占领了海上贸易的世界市场,还建立了全球最早的金融系统。

  这就回到了问题的本初,为什么要建立信用?因为信用是金融诞生的基石,现代商业的支柱。

  延续这个逻辑框架去说,支付宝对中国商业社会的贡献,不是贡献了一款移动支付工具,也不是拥有比亚马逊还多的技术专利,它最根本的贡献,是在于为中国商业社会重塑了信用机制。

  据说马云在支付宝内部员工大会上曾问过大家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年后,如果这家公司不存在了,还有什么是能留下来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几百年后,也许人们不再使用支付宝,但一定还在用它建起来的信任。正如我们今天仍然穿着 10 多万年前发明的衣服,还吃着 1 万多年前驯化的水稻,还用着 3000 多年前发明的瓷器一样。

相关TAG标签
上一篇:索尼将在2020年3月前将智能手机业务人员规模减半_IT新闻_博客园
下一篇:NASA完成“猎户座”宇宙飞船安全系统相关测试_IT新闻_博客园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 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实用的IT技术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