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栏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你患“微信依赖症”了吗? 微信对我们的影响

16-03-17        来源:[db:作者]  
收藏   我要投稿

 

时下,对很多网友来说,微信给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聊微信、刷朋友圈、看公众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过分依赖微信,也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长时间专注于微信,一些网友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十足的“微信控”,他们总要把手机带在身边,时不时就看看微信,否则就会心烦意乱、感到不适应。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这种依赖,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显得很有必要。有心理专家表示,过度沉迷于用手机上微信,容易使人患上了“微信依赖症”,造成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

 

三成网友认为微信对他们的影响是弊大于

 

日前,本报记者围绕“微信的使用情况及影响”话题制作了调查问卷,随机在网络上对80位网友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这80位网友都有使用微信,25岁及以下年龄的网友占了33.75%,26岁到35岁的网友占了43.75%,36岁到45岁的网友占了16.25%,46岁及以上年龄的占了6.25%。这些网友包括学生、职员、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使用微信频率最高的是职员,占了56.25%的比例,其次是学生,占了25%;在调查的对象中,平均每天使用微信达4小时以上的占了51.25%的比例,3至4小时的占了11.25%,2至3小时的占了22.5%,1至2个小时的只占15%;在“你在微信中主要进行哪些操作”这一多项选项中,83.75%的网友主要是在查看或发布朋友圈信息,群聊及查看公众号均占了68.75%的比例,一对一聊天的占了67.5%;在问及“你一般在哪些时段使用微信” 这一多项选项中,八成网友表示会在“睡觉前”,六成网友表示会在“起床后”,四成网友表示会在“如厕时”,工作中使用微信的网友也占了四成,近三成的网友则表示会在“吃饭时”,学习中使用微信的占了两成左右,其他时间段使用微信的网友占了13.75%。

 

关于使用微信带来的影响,七成网友认为微信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三成网友则认为微信的弊大于利。在80名网友中,35%的网友认为微信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中23.75%的网友同时认为微信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认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家庭生活方面造成不良影响的均占了25%的比例。

 

记者调查中发现,不少网友表示,他们整个人都被手机微信“俘虏”了,无论是吃饭、睡觉前、起床后等时间段都会使用手机,几乎是微信不离身,否则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并且会经常下意识地看微信,总有“信息来了”的幻觉,整个人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抢红包被老板训斥

 

今年年初,外地某公司的违纪处罚通报书在微博上被大量转载,两位员工因上班时间抢了老板发的“钓鱼”红包,被各罚500元,一周的薪水就这样打水漂。在潮安区一家私企上班的网友@安东尼黄也有同样遭遇。

 

“都是手快惹的麻烦,上周微信工作群里突然弹出红包提醒,我抢了第一个,没过几分钟就被老板叫到办公室里臭骂一顿,说我工作不认真。”@安东尼黄还说,春节期间,无论走路,吃饭甚至洗澡,只要手机在手,一个红包都不能从他指尖下溜走,如今上班了,抢红包的习惯一时也改不了。“都是微信红包惹的祸。”他无奈地说。

 

无独有偶,在市区一家私企担任秘书的网友@林嘻嘻也因微信怠工被老板训斥。她说,几天前老板约好了要跟客户见面,眼看离出发还有一小段时间,就打开微信与闺蜜聊了起来。“一眨眼个把钟就过去了,我们聊得不亦乐乎,把正事给忘了个一干二净。”@林嘻嘻想起这件事还心有余悸,自从挨了老板一顿批后,这两天上班都小心翼翼,担心哪天会被老板炒鱿鱼。”@林嘻嘻坦言,平时手机不离身,之前好几次工作也因微信聊天给耽误了。

 

时刻需微信“陪伴”

 

“老婆和微信,哪个更重要?”面对这一问题,网友@紫墨的丈夫会告诉你。“当然是微信更重要!”她说,自结婚以来,他们关系一直不错,平时互动也很多。“最近我们中间出现一个‘小三’,就是我老公的微信。”@紫墨说,周末小孩在公婆家,本来想跟老公过“二人世界”,没想到老公光顾着玩微信,对她却爱搭不理。一气之下,@紫墨便问丈夫,“微信和我哪一个更重要?”“老婆重要,但也不能没有微信。”丈夫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

 

单身的网友@anni则怀疑自己患上“微信依赖症”。她说,平时睡前、睡醒、甚至半夜起来上洗手间都要打开微信,刷一刷朋友圈。“在路上开车,由于习惯把手机放在旁边,只要有人发微信来,就忍不住要拿起来看一眼。”@anni表示,自己虽清楚开车玩微信很危险,但还是忍不住打开微信,哪怕几秒都可以。“等待红绿灯必须玩下微信,所以连绿灯亮了都不知道,因此会耽误后面车辆的通行。”@anni说。

 

微信“入侵”孩子 家长很烦恼

 

当前很多家长把微信视为“心头大患”。家住市区的网友@考拉有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最近她很烦恼。“儿子每天一出校门,上车后就打开微信玩游戏,什么王者荣耀、天天爱消除,心思完全没放在学习上。”@考拉告诉记者,儿子很聪明,刚上小学时成绩在班里还算靠前,后来班上不少同学有了微信,他也央求买一部智能手机,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为此多次没收手机。

 

“你们大人不也时刻看微信吗?”每次孩子一问,@考拉总在无言以对后反省,连大人都难以控制自己,更不要说还没定性的孩子。“沉迷于此影响学习,还接触到不良信息,对孩子们的危害很大,学习成绩也退步了。”她告诉记者,儿子一沉迷于微信,就什么都不理。“跟他说话爱搭不搭,有时客人来了,头也不抬招呼也不打,气死我了!”

微信有利也有弊

 

@陈少爷:微信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通过公众号了解各地的信息,透过朋友圈了解好友动态等等。但是,使用的时候不加以控制,沉溺于群聊、打游戏,那就很不好。

@绒绒: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说不能使用微信,但应该把握一个度。微信可以作为日常交流的补充,比如高中生通过微信与家长、老师取得联系。像在一些班级群里,班级的通知,甚至作业也会由老师通过微信发布。

@113yang:微信使用起来更加直观快捷,能发语音、视频、新闻链接等等,双方沟通更加方便亲密。我开心的时候,会通过微信语音唱歌给朋友听,不开心就在朋友圈“吐槽”。但也因为我经常在微信跟朋友聊天,以至于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有时不懂得如何和朋友面对面交流。

@SHIN:因为过度使用微信,最近发现自己出现幻听。“微信明明没有新消息,却总像听到它发出‘叮’的声音。”原本打算把微信屏蔽几天,但好像“中毒”了,有点下不了决心。

 

心理咨询师:使用微信应把握一个“度”

 

潮州市南春中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晓玲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使用微信,是因为微信能满足人们更高级的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当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他有更高级的需求,如关注别人、被关注及归属感。发微信、聊微信、看朋友圈、点赞等刚好能满足这些需求。”刘晓玲说。市松昌中学教师、中学心理学一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文敏也认为,微信能使人感到“时时被关注”,也能让人感觉到“时时可以关注别人”,满足人与人之间建立链接的需要。

 

刘晓玲认为,微信是十分重要的社交工具,适度使用能让生活更便捷。但过度使用微信容易让人患上“微信依赖症”,有的人稍微没有使用微信,就会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甚至出现焦虑、狂躁等症状,进而对其学习、工作、生活造成负面的作用。另外,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信息泛滥,容易使人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另外,有时部分信息会使人难以入睡,出现失眠现象,导致隔天精神颓废,影响了学习和工作。

 

吴文敏则认为,微信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过度使用微信使得部分人不懂得在现实中如何与人正常地交流,例如很多亲朋好友相聚后总是找不到话题。久而久之,影响了人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另外,过度使用微信特别是常用微信语音联系别人,还容易耽误事情。“最为典型者,明明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通知别人去做,却还是通过发微信语音联系对方,别人没有及时看到微信就容易把事情耽误了。”吴文敏说,微信用多了,都不记得电话能直接联系到对方了。

 

那么,该如何缓解对微信的过分依赖呢?吴文敏建议,使用微信应把握一个“度”,市民可以多参加一些运动,如跑步、打羽毛球、打篮球等,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心理沙龙、分享会等,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替代的方式戒掉微信瘾。另外,人们可以在节假日组织亲子游、家庭聚会等,多多陪伴孩子、老人,主动给予他们关爱。

 

刘晓玲也建议,市民不要过分依赖微信,要合理使用微信,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尽量不用微信,休息时间尽量少用,如果心痒痒想使用微信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邀请朋友互相监督。另外,应多在现实生活中读读书、看看报,减少不必要使用微信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微信上转移。在平时的生活中,放下手机,关闭微信信息的通知,多与亲朋好友交流,促进彼此的感情。通过加强现实中的交往,逐步满足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心理需要。

相关TAG标签
上一篇:“国洲杯·迎奥运-上海市高尔夫球大奖赛即将举行 组委会首次启用微信报名方式
下一篇:中科微汇微信公众号开发的技术之道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 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实用的IT技术学习网站